在前牙区,种植体肩台周围术后不发生骨吸收是稳定牙乳头并获得与邻牙相协调的颈缘线的关键因素。
一直以来认为,在使用Branemark螺纹种植体的第一年中,牙槽骨稳定在第一个螺纹处是正常的。虽然众多被提到的生物力学理论尚不具备真正的说服力,
但对生物学更多的了解使我们更好地理解了这一现象。事实上,研究发现一旦种植体暴露在外,肩台周围就会发生骨吸收现象,而只要种植体不发生暴露,肩台周围
的牙槽骨就会保持其稳定性。
负重或二期手术时,牙槽骨稳定在种植体见台以下主要取决于下列因素,比如生物学宽度,炎性结缔组织(ICT)侵入的位置和中指体表面的状态。
1997年Abrahamsson等指出,多次拧紧和拧出愈合螺丝会导致种植体肩台周围的上皮附着向根端移位.作者强调,上皮附着的根向移位同时引起骨水
平的根向重新定位,进而重建一个与健康种植体周围组织相适应的生物学宽度.作者同时发现,基台和种植体界面会出现细菌侵入.这种细菌侵入导致炎性结缔组织
在这一区域的永久存在,而炎性结缔组织的存在则导致种植体和牙槽骨的最高接触点向根方转移.最终,种植体表面的状态,不再象参数中提到的那样,而是促进了
骨吸收现象的产生.当种植体表面粗糙时,施加一定压力,特别是在即刻负重时,骨附着于钛的能力就会提高.
Platform-switching 理念
Platform-switching
理念就是使用比种植体肩台直径小的修复组件,限制种植体周围骨吸收.此概念早在1991年就被提出,当时在5mm直径种植体(3i-implant
innovations)周围未发生或基本没有发生骨吸收.牙槽骨在整个种植体长度保持稳定,直到肩台,并且与负重的时间无关.在所有病例中,都使用了
4mm小直径修复基台.
结果的重复性让我们相信,种植体和基台界面的位置是决定牙槽骨吸收的部位和程度的重要因素,同时,也引导我们进一步采用新的设计来控制种植体周围的生物学宽度.
目前,种植体周围的生物学宽度被定义为种植体基台连接处与种植体周围牙槽骨间的距离(2-3mm).使用同直径的基台和种植体时,由于炎性结缔组织的存在而导致了这个距离的产生.
通过使用比种植体肩台直径窄的组件,修复面移向种植体中心,这增加了基台底部和种植体周围牙槽骨的距离.这样,发炎的结缔组织就集中在种植体基台交界面,而不会继续扩散到第一个螺纹处.因此,避免了骨吸收,牙槽骨稳定在种植体肩台高度.
临床应用
对于美观度要求高的病例,Platform-switching 无疑是最好的选择.2000年,Smallhe Tarnow
指出,在种植体负重一年后,80%的病例都发生了1mm的颊舌侧牙槽骨收缩.软组织的退缩是骨吸收的标志,这对前牙区来说是主要危险.通过引
入"Platform-switching
"理念,使用小直径的修复组件,从而使种植体周围的软组织获得更大的稳定性.这个理念可以轻松地应用到3I的种植体上吗?事实上,直径为4,5,6mm的
外连接种植体具有同样的外立方结构或对于Certain
系列种植体来说,具有相同的内连接结构.使用频率较高的种植系统都具备此特征,这使得整个系统的使用更加灵活.Platform-switching
使用起来非常方便,你不需要使用特殊的组件,仅仅是将4mm直径的基台安装到5mm直径的种植体上即可.同样的,也可以将5mm直径的基台安装到6mm直
径的种植体上.
该方法可用于常规的种植体修复,可以是采用一次性手术方案,或者进行单个即刻临时修复的病例,或者即刻负重的全口缺失的病例.在所有的种植体修复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小直径修复组件的应用,直到最终修复体的完成.
最后,钛的表面状态也是将牙槽骨保留在肩台位置的一个重要因素.2001年到2002年,Testori 等对表面粗糙的种植体(Osseotite
,3i -implangt
innovations)在即刻负重后用空心钻取出进行组织检查发现,骨稳定发生在第三个螺纹处,即种植体的机加工部分和粗糙部分的交界面
处.Davies
等指出,粗糙的表面可以让骨原细胞更容易通过纤维蛋白网向种植体表面迁移.根据这些发现,将1996年研制的混合表面的Osseotite种植体重新进行
改造,制造出全Osseotite表面的种植体,该种植体从头到尾整个为粗糙表面,而不是在第三个螺纹处嘎然而止,以使骨的稳定性提高到肩台处.
结论
对于前牙区域来说,种植体肩台周围牙槽骨的稳定性是口腔种植治疗成果的关键因素.使用大直径种植体和小直径修复基台的方法,限制了以往负重一年后牙槽骨的
吸收.应用Platform-switching
后,增加了基台/种植体界面与骨边缘间的距离,使得炎性结缔组织向交界面的冠部和中心迁移.虽然种植体的机加工肩台周围也不发生骨吸收,但全粗糙表面的种
植体能更好地提高牙槽嵴处软组织的稳定性.
一直以来认为,在使用Branemark螺纹种植体的第一年中,牙槽骨稳定在第一个螺纹处是正常的。虽然众多被提到的生物力学理论尚不具备真正的说服力,
但对生物学更多的了解使我们更好地理解了这一现象。事实上,研究发现一旦种植体暴露在外,肩台周围就会发生骨吸收现象,而只要种植体不发生暴露,肩台周围
的牙槽骨就会保持其稳定性。
负重或二期手术时,牙槽骨稳定在种植体见台以下主要取决于下列因素,比如生物学宽度,炎性结缔组织(ICT)侵入的位置和中指体表面的状态。
1997年Abrahamsson等指出,多次拧紧和拧出愈合螺丝会导致种植体肩台周围的上皮附着向根端移位.作者强调,上皮附着的根向移位同时引起骨水
平的根向重新定位,进而重建一个与健康种植体周围组织相适应的生物学宽度.作者同时发现,基台和种植体界面会出现细菌侵入.这种细菌侵入导致炎性结缔组织
在这一区域的永久存在,而炎性结缔组织的存在则导致种植体和牙槽骨的最高接触点向根方转移.最终,种植体表面的状态,不再象参数中提到的那样,而是促进了
骨吸收现象的产生.当种植体表面粗糙时,施加一定压力,特别是在即刻负重时,骨附着于钛的能力就会提高.
Platform-switching 理念
Platform-switching
理念就是使用比种植体肩台直径小的修复组件,限制种植体周围骨吸收.此概念早在1991年就被提出,当时在5mm直径种植体(3i-implant
innovations)周围未发生或基本没有发生骨吸收.牙槽骨在整个种植体长度保持稳定,直到肩台,并且与负重的时间无关.在所有病例中,都使用了
4mm小直径修复基台.
结果的重复性让我们相信,种植体和基台界面的位置是决定牙槽骨吸收的部位和程度的重要因素,同时,也引导我们进一步采用新的设计来控制种植体周围的生物学宽度.
目前,种植体周围的生物学宽度被定义为种植体基台连接处与种植体周围牙槽骨间的距离(2-3mm).使用同直径的基台和种植体时,由于炎性结缔组织的存在而导致了这个距离的产生.
通过使用比种植体肩台直径窄的组件,修复面移向种植体中心,这增加了基台底部和种植体周围牙槽骨的距离.这样,发炎的结缔组织就集中在种植体基台交界面,而不会继续扩散到第一个螺纹处.因此,避免了骨吸收,牙槽骨稳定在种植体肩台高度.
临床应用
对于美观度要求高的病例,Platform-switching 无疑是最好的选择.2000年,Smallhe Tarnow
指出,在种植体负重一年后,80%的病例都发生了1mm的颊舌侧牙槽骨收缩.软组织的退缩是骨吸收的标志,这对前牙区来说是主要危险.通过引
入"Platform-switching
"理念,使用小直径的修复组件,从而使种植体周围的软组织获得更大的稳定性.这个理念可以轻松地应用到3I的种植体上吗?事实上,直径为4,5,6mm的
外连接种植体具有同样的外立方结构或对于Certain
系列种植体来说,具有相同的内连接结构.使用频率较高的种植系统都具备此特征,这使得整个系统的使用更加灵活.Platform-switching
使用起来非常方便,你不需要使用特殊的组件,仅仅是将4mm直径的基台安装到5mm直径的种植体上即可.同样的,也可以将5mm直径的基台安装到6mm直
径的种植体上.
该方法可用于常规的种植体修复,可以是采用一次性手术方案,或者进行单个即刻临时修复的病例,或者即刻负重的全口缺失的病例.在所有的种植体修复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小直径修复组件的应用,直到最终修复体的完成.
最后,钛的表面状态也是将牙槽骨保留在肩台位置的一个重要因素.2001年到2002年,Testori 等对表面粗糙的种植体(Osseotite
,3i -implangt
innovations)在即刻负重后用空心钻取出进行组织检查发现,骨稳定发生在第三个螺纹处,即种植体的机加工部分和粗糙部分的交界面
处.Davies
等指出,粗糙的表面可以让骨原细胞更容易通过纤维蛋白网向种植体表面迁移.根据这些发现,将1996年研制的混合表面的Osseotite种植体重新进行
改造,制造出全Osseotite表面的种植体,该种植体从头到尾整个为粗糙表面,而不是在第三个螺纹处嘎然而止,以使骨的稳定性提高到肩台处.
结论
对于前牙区域来说,种植体肩台周围牙槽骨的稳定性是口腔种植治疗成果的关键因素.使用大直径种植体和小直径修复基台的方法,限制了以往负重一年后牙槽骨的
吸收.应用Platform-switching
后,增加了基台/种植体界面与骨边缘间的距离,使得炎性结缔组织向交界面的冠部和中心迁移.虽然种植体的机加工肩台周围也不发生骨吸收,但全粗糙表面的种
植体能更好地提高牙槽嵴处软组织的稳定性.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